持续提升稳产保供能力 安徽省加快推动“三农”工作高质量发展
首页 > 要闻 > 正文

持续提升稳产保供能力 安徽省加快推动“三农”工作高质量发展

来源:安徽日报 2022-04-27 10:19:03

我省加快推动“三农”工作高质量发展,朝着农业强、农村美、农民富阔步迈进。

坚决守牢粮食安全底线

持续提升稳产保供能力

当前,正值小麦赤霉病防治关键期。

“第一轮防控已经做完了,正在准备第二轮,这两天就开始。 ”4月26日,亳州市谯城区赵桥乡焦魁农机合作社负责人焦魁告诉记者,第一轮合作社服务面积20多万亩。现在赤霉病防控都是专业化服务组织实施,速度快、效果好。

截至4月25日,全省已防治小麦赤霉病8112.7亩次,占总防治任务的96.6%。共落实赤霉病防控资金7.96亿元,投入社会化统防统治组织4237个、现代植保机械21670台套。

民为国基,谷为民命。作为粮食主产区和5个粮食净调出省份之一,我省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,主动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,去年粮食总产817.52亿斤,创历史纪录,较上年增加13.72亿斤,占全国增量的5.1%,实现“十八连丰”。

继续立足“稳产量、提品质、增效益”工作思路,今年我省加快实施“两强一增”行动,不断提升保障粮食安全的能力。

据省农情调度,今年全省在地小麦面积4280万亩,较上年增加11万亩,较2020年增加42.2万亩,近三年面积持续稳中有升。全面推行“按图索麦”模式,今年全省共落实优质专用小麦 3178.67万亩,占小麦播种面积74.27%,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;单品种整建制乡镇99个,比上年增长一倍以上。

做好夏粮生产同时,我省提早谋划全年粮食生产,确保完成国家下达任务。

以国家要求的面积、目标、任务为基线,今年按全省粮食种植面积10953万亩、高于国家目标任务3.6万亩安排。目前我省已分解下达各市,分区落实、压茬推进,并纳入省委、省政府对各市绩效目标考核和重点工作平台调度。省农情调度显示,今年全省粮食种植意向面积超10970万亩,完成全年粮食播种任务有基础、有保障。

丰产稳产得益于持续夯实现代农业基础支撑,加快农业转型升级。近年来我省大力推进种源等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,全面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方案。去年,我省新建高标准农田560.34万亩,总面积达5510万亩,占耕地面积的62.4%。今年我省将新建高标准农田510万亩,统筹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30万亩,并实施整县推进试点,提升农田建设速度和质量。自启动种业强省建设以来,我省已收集农作物种质资源5352份、农业微生物种质资源186份。今年将加快种子高产稳产新品种选育推广应用,提高亩均单产和效益。

加快实施“两强一增”行动。今年我省在科技强农方面重点实施农业 “四新”科技成果转化行动等6大行动,在机械强农方面重点开展优势产业集群壮大行动等6大行动,力争到2025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67.5%,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85%。

融合发展壮大乡村产业

加快农民增收步伐

乡村振兴,产业是重中之重。

近年来,我省大力促进农村三产融合发展,建设十大千亿级绿色食品产业,实施好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“158”行动和“五个一批”工程,办好合肥和上海农交会,抓好“三品一标”和农业品牌创建,打造各类农业园区、绿色食品原料基地,深入开展“双招双引”,壮大乡村产业。

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顺利推进。截至去年底,273家省级基地一、二、三产总产值945.72亿元,同比增长17%;在沪苏浙地区销售额475.9亿元,同比增长27%。长三角一体化步伐加快,去年全省销往沪苏浙市场农产品及加工品总额达5700亿元,同比增长14%。今年,全省将再建设100个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。

前不久,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实施意见,部署推动绿色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。意见提出,要大力发展现代种养业,壮大乡土特色产品,提升农产品加工业水平,丰富乡村休闲旅游,做大乡村信息产业。到2025年,将建成稻米、小麦等十大千亿级绿色食品产业,培育一批百亿级农产品加工领军企业,打造一批百亿级乡村特色产业集群,壮大一批百亿级绿色食品加工产业园。全省绿色食品产业全产业链产值由 “十三五”的1.753万亿元,发展到2.568万亿元,年均增长7.9%。

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身,必须着力壮大乡村产业。根据规划,“十四五”期间,我省将在做强现代种养业、提升农产品加工流通业、做精乡土特色产业、优化乡村休闲旅游业、培育乡村新型服务业、发展乡村信息产业等方面发力,推进乡村产业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。到2025年,全省乡村产业总产值将达到2.8万亿元。

以“双招双引”赋能,是壮大乡村产业的保障。截至去年底,全省农业农村系统招引项目 902个,投资意向2673.26亿元。其中已开工项目348个,投资总额达966.1亿元。去年全省一产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9.1%,高于全国30个百分点。

产业兴旺,带动农民增收步伐加快。去年全省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8368元,比上年增长10.5%。2020年,全省农民人均收入16620元,居全国第11位,较“十二五”末提升7个位次,提升幅度全国第一。着眼“十四五”时期,我省将进一步加快农民增收步伐,聚焦补齐短板,分类推进,精准施策,开展工资性收入倍增、财产性收入扩量、经营性收入壮大、转移性收入提升四大行动。

“绣花”功夫建美丽乡村

让农民家园更宜居

近年来我省扎实稳妥推进乡村建设,让广大农民的家园更宜居。

乡村建设中,我省落实“乡村振兴为农民而兴、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”的要求,强调要“坚持自下而上、村民自治、农民参与”,明确要求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要 “因地制宜、有力有序推进”,用“绣花”功夫建设美丽乡村,打造徽风皖韵美丽乡村升级版。

去年,省以上财政安排美丽乡村建设资金超过10亿元,此外市级按照每年不少于5000万元、县级不少于1000万元配套投入,全面推进767个美丽乡村省级中心村年度建设任务。截至去年底,全省已建和在建美丽乡村中心村累计9598个,其中省级中心村6558个;建成美丽乡村中心村8290个,其中省级中心村5791个。

到2025年,我省将以农村厕所革命、生活垃圾治理、污水治理、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,努力实现美丽乡村“441”建设目标,即建设4000个左右美丽乡村中心村、4万个左右美丽宜居自然村庄,提升1000个左右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建设水平,服务功能向周边村庄延伸。力争实现美丽乡村建设覆盖直接受益人口占全省农村常住人口40%左右。

小厕所,大民生。去年全省完成40万户改厕任务。组织开展2013年以来财政支持农村改厕问题排查整改,累计摸排户厕300多万座,所有不能使用或不能全年使用的问题厕所将于今年年底完成整改。今年全省计划再改厕30万户左右,到“十四五”末,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将进一步提高。同时全省将新创建16个粪污资源化利用和长效管护机制示范县,引导和推广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,建立政府引导、村级组织和农民参与、市场运作三者相结合的改厕后续管护机制。

前不久,《安徽省“十四五”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》正式印发,这是我省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总的纲领和行动指南。《规划》对建设徽风皖韵美丽乡村从基础设施、公共服务环境、人居环境和乡村治理等方面做了统筹安排,目标是打造皖北田园风光、江淮错落有致、沿江水乡风韵、皖西生态山村、皖南山水徽韵的特色乡村风貌。

不仅有颜值,更要有内涵。我省将进一步增强农村能源保障能力,实施乡村供气民生工程,有序推进天然气下乡,打通农村天然气利用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推进数字乡村建设,推动农村千兆光网、第五代移动通信、移动物联网、新一代广播电视网与城市同步规划建设,让千里江淮成为千万农民诗意栖居的幸福家园。(记者 史力)

热图推荐

最近更新

Copyright @ 2008-2017 www.xinxuanze.com.c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选择网 版权所有

地址: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经五路2号  联系QQ: 954 29 18 82 @qq.com  新闻投诉:185 0386 7539

版权所有:新选择网 粤ICP备18025786号